突發!越南近70%的紡織、皮革和鞋類企業因合同違約被罰

據越南《越南新聞》消息,越南紡織和服裝協會 (Vitas) 表示,受疫情影響,越南紡織和服裝行業可能無法實現其生產和業務目標。該協會認為,今年最后三個月是紡織行業極其困難的時期。其中,最大的風險是由于客戶將訂單轉移到其他市場而導致的供應鏈中斷。其次是由于工人為躲避疫情大量返鄉,造成勞動力短缺。因此,該行業很難達到與疫情前2019年持平的即全年390億美元的出口目標。

據該協會稱,今年國內服裝行業的發展前景可能有三種情況:最樂觀的情況是,如果越南控制住疫情,從10月初開始進入“新常態”,全年出口額可能達到375-380億美元左右。第二種情況是,如果疫情持續下去,在11月之前仍有一些地方和工業區處于封鎖或隔離狀態,出口額預計將達到約 360-365 億美元。最壞的情況是,疫情將持續到 2021 年12月上旬,則該行業的出口額預計僅為 335-340 億美元。明年,如果生產經營形勢恢復正常,紡織服裝業將力爭實現出口營業額390-420億美元。
8月份服裝行業出口成交額環比下降15.9%,同比下降2.63%。9月份的出口額估計為30億美元,環比繼續下降9.2%,同比下降10.5%。不過,今年前9個月,該行業仍實現了11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其中出口總額290億美元,同比增長13.2%。前9個月材料和配件的進口總額約為 180 億美元,同比增長 27.9%。
越南近70%的紡織、皮革和鞋類企業因合同違約被罰
10月8日,越南紡織服裝協會(Vitas)、越南皮革鞋類及箱包協會 (Lefaso) 代表在“攜手促進紡織皮革鞋類行業的可持續復蘇”的座談中表示,越南近70%的紡織、皮革和鞋類企業因延期交付而受到合作伙伴的合同處罰,且許多訂單也被轉移。

自動裁剪機

越南媒體報道
Vitas、Lefaso和公私合作伙伴關系(PPP)在9月份對紡織皮革鞋類行業企業的“健康”進行了快速調查。

近一半參與調查的紡織、皮革和鞋類企業表示,由于每次延長實施社交距離,增加運輸和物流成本,造成海運時間成倍增加(貨物從亞洲到美國需80天,而以前只要40天),因此交付延誤。
這導致超過68%的品牌延期交貨,企業因合同違約被處罰。逾12%的品牌被取消訂單并被要求賠償,約21%的品牌主動取消訂單,不用賠償。部分企業與合作伙伴協商延長交貨時間后,也不得不轉用成本非常高的航空運輸。

胡志明市實施社交距離前的服裝廠工人
勞動關系研究中心杜瓊枝補充表示,這兩個行業中出口額在十億美元級的企業也面臨訂單被轉移的情形,未來5個月中,這種情形可能會持續發生。然而,在與各品牌溝通時,他們都認為這只是暫時轉移,而非長期轉移,主要是為了滿足年底歐洲、美洲的大量購物需求及訂單。
越南紡織服裝協會副主席張文錦說:“紡織、皮革和鞋類這兩個行業從未面臨過供應鏈中斷和勞動力短缺如此嚴重的風險。”
調查結果還顯示,由于工人返鄉而導致保持社交距離時間延長和勞動力嚴重短缺,紡織服裝、皮革和鞋類企業正在承受沉重的成本負擔。
參與調查的企業中,超過40%的企業表示,抗疫成本約占其企業經營成本的20%。杜瓊枝表示,這是許多企業無法維持“3就地”生產的原因。

越南返鄉潮
越南工貿部進出口司副司長陳清海強調,目前各地對工人流動仍采取不同的措施,建議越南政府出臺通用文件,列出標準,如果工人符合相關標準,則可以自由流動。
同時,他還建議,在將抗疫政策從“清零”轉變為“與疫情共存”的同時,也要將抗疫從集中式轉變為分布式,即讓企業主動檢測、自主防控疫情等等。
此外,企業也應使供應鏈多樣化,避免某個環節受到影響后陷入被動。同時還需要制定風險防范計劃和資金應對措施,對所有情況始終保持積極的態度。
各地政府應秉持“能免則免,能緩則緩,能減則減緩”的方針,為各企業提供更強有力的金融支持,以使其有能力進行生產。
相關資訊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突發!越南近70%的紡織、皮革和鞋類企業因合同違約被罰
- 規模、銷售額、銷售量同時位列全球第一,波司登羽絨服的“智造”自動裁剪機之旅
- 全球關店140家!H&M第三季中國收入暴跌40%
- 耐克擁抱越南工廠,卻失去中國市場!
- 中國限產!全球供應鏈慌了!美國、英國超市再爆發搶購潮,貨架已空空如也
- 越南加快解封步伐,紡織服裝企業積極復工,或重新活躍起來!
- 據查,歷史上規模如此大的限電停產發生過5次,但是為什么這次影響最大?
- 服裝工廠外發加工如何管理?
- 盤點2021秋冬5大流行色
- 限電限產,廣東、浙江、江蘇等地服裝廠生產亮紅燈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