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加工"無利可圖",稍有不慎還要虧錢,怎么破?

導讀:服裝加工難做在于人工成本過高、熟練工人越來越少、款多量少難管理,而決定這些因素的關鍵在產量提升,而產量提升在于縫制,縫制的關鍵在于流水作業管理!歸根結底是拼管理和拼效率的競爭時代!未來工廠拼的不是單價,拼的管理!
人工成本紅利不再
縫紉車工月薪6000+是常態

做加工大家都知道,主要是客戶給個價格,給到工人一個工價,依靠勞動力賺取勞動差價。以前我們的紅利是低價勞動力,人工成本幾百元都滿街找得到人,而08年之后,我們的人工成本每年以不低于10%兩位數上升,現在一個熟練的縫紉工人達到6000多是常態。
比起以前幾百元,上漲10倍多,但我們的單價比起10年有的上漲也不過幾倍,有的外貿單價甚至比以前的價格低。這樣一算賬,過去依賴人工成本紅利的優勢已經一去不復返。所以說與其說服裝難做,不如說是趨勢越來難做!
熟練工人越來越少
年輕的不想做,年長的想回家。
以前做服裝都是第一代農民工,出來打工的人多,開廠的人少,很多人進廠還要托人找關系,現在做服裝的人越來越少,年輕人不想做,年齡大的很多回家,而且現在稍微優點技術和頭腦的人一窩蜂都來開廠,到人才市場一看 ,招工的人比找工作的還要多。
款多量少生產難
一款吃三年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以前做加工都是一個款上萬件的衣服,現在上萬件背后是上千款,就是有單量大的也是在大廠生產,貨期越來越短,要么也是分成幾個單發到幾個廠去做,這樣對于做加工的企業來說就管理更難。

單少員工效率上不去,產量也提不起來,以前一個款幾萬,一個單做幾個月,對于管理人員來說,簡單操作,管理粗放也問題不大,現在一個月要好多個款,管理要求越來越高,稍微管理不慎,貨期不能準時交貨,產量效率也低。一個月下來,真正做事的效率不到以前的六成。
服裝加工"無利可圖"
稍有不慎還要虧錢,怎么破?

1、“產能效率”是核心
做加工的企業說來說去,就是拼的是勞動效率,同樣的款式和報價,你的產能比別人高30%,你的工人的收入也會比市場行情高15%,這樣你才能有競爭力跟同行競爭,以前依靠膽量和時代趨勢機會都能開廠的時光一去不復返,現在已經上升到比“內功”管理的年代。
2、產能的關鍵在“縫制”
做加工比較單純,裁剪、縫制、包裝幾個環節,一般裁床效率的提升空間有限,可以通過計件方式提高工人積極性,或者增加電腦裁床來提高產能,只有把裁剪環節效率提高,才能保證后面縫制環節的完成率。而你如果細致算一下,一件衣服的工價,80%是在縫制環節,縫制決定工廠利潤的最大頭,縫制車間管理不好,產能上不去,裁床和包裝再快也沒有用,而縫制最關鍵是有很多工序,而且都是依靠人力來說,所以說決定效率在縫制環節。

自動裁剪機
3、縫制關鍵在“流水管理”
做整件:需要招聘大量的熟悉整件車位來做,招工難是個問題,同時整件作業,對于班組長管理也很容易,只要把貨發給員工做,其它都不要管,完全依靠員工自己自覺性和技術,對于一個熟練員工,如果做整件,有些工序簡單,單件低,有些工序難,單價高,簡單工序也需要去做,這就拉低了熟練工人的產出,同樣也就拉低了熟練工人的收入。
做流水:流水作業通過拆分工序,把工序簡化,招工不需要全部是整件熟手,可以高中低技術搭配干活。同時拆分工序后,員工只需要負責專門的工序,容易上手和提升效率,高手專門做高工序,工資自然就高。
再就是流水作業更加注重流水過程中工作合理分配,通過工序的編排和流水平衡,避免流水堵塞,員工與員工互相監督和相互帶動,人的惰性會少一點,潛能也容易挖掘出來。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服裝加工"無利可圖",稍有不慎還要虧錢,怎么破?
- 突發!越南近70%的紡織、皮革和鞋類企業因合同違約被罰
- 規模、銷售額、銷售量同時位列全球第一,波司登羽絨服的“智造”自動裁剪機之旅
- 全球關店140家!H&M第三季中國收入暴跌40%
- 耐克擁抱越南工廠,卻失去中國市場!
- 中國限產!全球供應鏈慌了!美國、英國超市再爆發搶購潮,貨架已空空如也
- 越南加快解封步伐,紡織服裝企業積極復工,或重新活躍起來!
- 據查,歷史上規模如此大的限電停產發生過5次,但是為什么這次影響最大?
- 服裝工廠外發加工如何管理?
- 盤點2021秋冬5大流行色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